公司新闻
公司新闻

泰尚黄精公司常务副总王倩接受大众日报“巾帼新农人”专题报道

作者:泰尚黄     发布时间:2022-03-07    浏览量:

本文转自; 大众报业·农村大众记者 王星 通讯员 史杰琨 

 原标题;巾帼故事汇|她靠黄精发展出“黄金”产业,带2000农户致富


在三农领域,从来不乏靓丽动人的身影。她们在平凡岗位上拼搏奋斗、争创一流;在日常生活里崇德向善,积极乐观。她们展现着当代女性至善至美的智慧。为此,第112个“三八”国际妇女节来临之际,本报记者采访了三位不同职业的平凡女性,与大家一起分享她们的精彩故事和昂扬风采。

为了心中的“田园梦”,她回乡发展黄精产业,取得泰山黄精精深加工零的突破,并带动2000余农户致富,全国“巾帼新农人”——王倩。

微信图片_20220804102308.jpg

  王倩(左)正在黄精加工数字工厂内向到访的客人介绍情况


因“精”益而求精

74岁的李丙富,最近老是想笑,他的心情,就像这早春的天儿一样——满是鲜花,处处阳光。“家里种了300多亩的黄精,年底王总她们公司就来收了,保底能卖1500万元,产量高的话,超过2000万元也有可能。”李丙富笑容满面地说。

 李丙富,泰安市岱岳区天平街道耿家村村民,他说的“王总”,名叫王倩,是泰安市仙露食品有限责任公司(下简称公司)总经理。“我出生在农村,家乡多丘陵,小时候就认识一些中药材,大学从泰山医学院毕业后,在工业企业工作过,但最后还是回到了农村,与黄精结缘。”说起自己的经历,王倩很有感触。

黄精,“得坤土之气,获天地之精”,故名“黄精”。泰山黄精,是泰山四大名药之一,自古就是道地药材,国家地理标志产品,有“仙人余粮”的美誉,但一直没有系统推广和应用。2017年,泰安市开始谋划发展泰山四大名药特色经济。

“黄精既是一味中药,也是一种很好的保健食材,其功效非常适合现在人们快节奏的生活方式,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,但现在缺乏深度开发。” 一直有“田园梦”的王倩,敏锐地意识到,自己圆梦的机会来了。当年,29岁的她毅然放弃在工业企业的高薪工作,在耿家村流转1500多亩丘陵山地,并注册公司,开始发展黄精产业。

微信图片_20220804102436.jpg

  耿庄村种植户李丙富(左)、张振国(中)正在交流黄精种植管理经验

作为药食同源的黄精,药材是一块市场,但巨大的潜力在“食”上。“而保健食品,营养保健是基础,食用便利是关键。” 认识到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后,王倩发挥在工业企业工作过的优势,带领团队联合相关科研院所,深入研发黄精的炮制工艺,尽最大可能保留黄精的有效成分,并据此研制了全国第一条黄精自动化炮制生产线,该生产线获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。此举为黄精“食品化”和使用便利化奠定了基础。“目前我们已经开发出了包括黄精丝茶、黄精饮料、黄精面条等在内的22种产品,上市后获得了市场的高度认可”王倩介绍说。

 但泰山黄精属多年生草本植物,至少要生长四年以上才能采收,而企业生产需大量黄精。问题如何解决?

微信图片_20220804102536.jpg

             公司目前已开发出22种黄精深加工产品,图为公司员工正在展示黄精深加工产品——黄精冻干粉

“无序 只能 致资源枯竭,企业发展也不会长远。”王倩说,“为做好泰山黄精的保护性开发,企业成立了泰山黄精产业技术研究院,建立了泰山黄精野生资源保护区,聘请权威专家对种质资源保护、规模化种植进行系统研究、开发,不仅突破了泰山黄精种子种植技术和块茎繁殖技术,还建立了泰山黄精标准化种植规程。” 通过对黄精作用机理和药效深入研究,王倩与有关专家已发表论文3篇。企业种植基地负责人刘长利介绍,为满足企业生产需要,公司采取“公司+基地+专业村+合作社+农户”模式,目前已在泰安6个县(区),成了11家合作社,带动2000多农户,以山地、林下及大田三种模式,发展种植面积超过1.5万亩。“公司以每斤20元的保底价收购,大田亩产量一般在5000至8000斤,总投入在15000元左右;山地、林下模式产量低一些,但优点是不占耕地投入少,还兼具生态效益,收入远超林果,所以发展前景很好,也是乡村产业振兴的一个好项目。”

为支持黄精产业的发展,公司已与泰安市属国有绿色发展集团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,建起了智能化的数字生产工厂,岱岳区也政府出台了“扶持泰山黄精产业发展的专项意见”等相关政策,公司已步入“二产带一产融合三产”的发展快车道。

 黄精是一个好东西,对人身体有益,对农民增收有益,对产业振兴有益,所以我们一定把这一产业做大做精,为乡村振兴助力、为健康中国加油。”王倩信心满满地说。

微信图片_20220804102623.jpg

  大众报业·农村大众记者 王星 通讯员 史杰琨


首页
服务热线
微信客服
返回顶部